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家庭教育文章

http://youyan7224480.blog.163.com/

 
 
 

日志

 
 

家庭教育中“处罚”的运用 - 家庭教育频道的日志 - 网易博客  

2010-04-20 16:53:31|  分类: 家庭教育3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家庭教育中“处罚”的运用

家庭教育之方法篇 2009-08-26 08:17:50 阅读970 评论69 字号:

 

在发生下列情况时,家长可给孩子予适当的“处罚”,以起警戒作用,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一、如果孩子喜欢触摸一些危险物,喜欢到一些不安全的场所,但由于孩子年龄太小,不能理解自己所作所为的严重性,或者理解了但管不住自己,家里人又没有足够时间看住孩子时。

 

比如:有很多孩子喜欢拨弄电源插头、开水瓶、玩火等,如果不及时而有效地加以制止,将会发生不堪设想的后果。

 

  二、当孩子某些作为、习惯、心理倾向,长大后有可能发展为违犯法律或不道德的行为时。比如:从家里偷过钱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还有很多小男孩喜欢打人欺负比他弱的孩子,并以此为乐

 

  三、过于自私、自我中心倾向严重,心中丝毫没有他人的位置。有些从小被宠惯了的孩子,从来不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东西,不懂得要关心他人,长此以往,进学校后很难与同学相处,走上社会后,无法适应社会。对于流露出这种倾向的孩子,父母要及时帮他们纠正。

 

  四、父母或老师已多次提醒他有规则存在,但他仍然故意犯规时,或者犯规后还丝毫不认错,下次还想再犯时,可以进行“处罚”。

 

在实施“处罚”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及时“处罚”,不能倒算帐。要坚持随错随罚的原则,这样孩子所做的错事就能与惩罚带来的不愉快建立起联结。这样,他以后再做这些错事时,会立刻想到惩罚带来的不愉快体验。

 

  2.讲明道理,告诉孩子下次应该怎么做。惩罚时,要告诉孩子为什么“处罚”他。“处罚”只能阻止错误行为再次出现,但它本身不能带来正确行为。只有孩子明白自己的错误以及造成的危害时,才不会再犯。由于孩子年龄小,即使这次真心说“下次不敢了”,但可能不知道下次应该如何做。

 

    因此,父母有必要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告诉他正确的做法。而且,还要考虑到自己提出的做法是不是超出孩子的界限,给他的建议是否容易做到的,而不是孩子根本做不到的。

 

  3.不要在外人面前“处罚”孩子。孩子尽管小,但有自己的脸面,尤其是在小伙伴面前,他是不甘落后的。一旦别人知道自己挨“处罚”了,稍大一点的孩子可能会像大人一样觉得这是奇耻大辱。

 

  4.不能经常“处罚”孩子。俗语道:“常骂不惊,常打不怕。”孩子要是经常挨“处罚”,由于“久经沙场,千锤百炼”,就会变得“软硬不吃,刀枪不入”。记住,“处罚”绝对不是教育的主要手段。

 

 




引文来源  家庭教育中“处罚”的运用 - 家庭教育频道的日志 - 网易博客
  评论这张
 
阅读(439)| 评论(2)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