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家庭教育文章

http://youyan7224480.blog.163.com/

 
 
 

日志

 
 

“沉默”也能教子  

2010-04-21 19:15:06|  分类: 家庭教育3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沉默”也能教子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中国校长网    点击数: 1500    更新时间:2008-3-2

         笔者的儿子今年9岁,虽然头脑聪颖,但也顽皮淘气。望子成龙心切的我每次看到他不把心思放在学习上,便气不打一处来,整日在他耳畔唠叨。然而,纵使我磨破嘴皮,儿子还是我行我素。

  孩子是极易犯错的,面对孩子的一次次出错,大多数家长可能都会采取和我一样的手段:轻则言语斥责,重则打骂,但我发现,这样的教育方式孩子并不接受,还往往会因此产生逆反心理。

  有一次读到教育家陶行知的故事,他的做法令我深受启发。当年陶先生在育才学校任教时,班内的一名女孩在考试题中少写了一个标点,结果被扣了分。试卷发下来后,她偷偷地添上了标点,来找陶先生要分。当时陶先生虽然从墨迹上看出了问题,但是并没有挑明,而是满足了女孩的要求。不过,他在那个标点上重重地画了一个红圈。女孩顿时领会了老师的意图,惭愧不已。多年以后,那女孩已经成才,她找到陶先生说:“从那件事以后,我才下决心用功学习,才下决心做个诚实的人。”看来陶先生的一次“沉默”不仅没有妨碍孩子改错,反而促进了孩子更好地做人!

  由此又想到,作家莫言说过的一段话。他的女儿很有出息,有人问他:“为何能教育出这么一个既优秀又感恩的女儿?”他说:“大爱无言,沉默也是一种教育。少了一些聒噪和唠叨,孩子反而可能会有更多理性思考的空间;而身教重于言教,在默默无声的行为之中,孩子可能更愿意学习和模仿父母良好的生活和工作习惯。”

  后来我专门请教了教育人士,他告诉我,沉默真的也是一种教育方式。所谓“沉默”,就是教育者在一定时间内,对孩子沉默不语,以静制动,让孩子依靠自身的理智去战胜非理智的想法,从而完成心路历程的转换,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很多事例证明,沉默在家庭教育中有其独特的功效,如果家长能够恰到好处地运用,能给孩子传递出丰富的、难以言表的信息,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育作用。 

  和我一样为孩子教育苦恼的父母们,不妨在适当的时候也试试“沉默教育法”!用沉默引导孩子自我教育、自我反省、自我管理,说不定远胜过千言万语。





引文来源  “沉默”也能教子
  评论这张
 
阅读(428)|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