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造指南
1.监造重点为:制造安装工艺审查(包括制造主工艺、安装施工方案、焊接工艺、热处理工艺等),主体钢板、焊接材料、锻件等材质及复验审查,筒体及封头瓣片成型工艺及成型尺寸检查,热处理检查,无损检测检查等。
2.监造工作要点
2.1 设计资料的消化吸收
(1) 设计图纸及设计技术要求;
(2) 订货技术协议;
(3) 制造、安装及验收技术条件。
2.2 制造及安装单位制造安装工艺组织设计的查验
(1) 制造单位制造工艺组织设计、制造技术方案和制造进度计划;
(2) 制造安装单位的设备器具清单及其所列的规格与质量。
2.3 制造安装准备工作检查
(1) 设备用钢板、接管/法兰锻件、裙座、螺栓、螺母等受压元件材料质保书及材料复验结果审查;
(2) 焊接材料材质证明书及复验结果审查;
(3) 成形试板检验与评定结果确认。
2.4 成形后几何尺寸检查记录确认
(1) 对成形过程进行现场监督;
(2) 对成形后几何尺寸检查记录确认;
(3) 对到场部件进行检查验收。
2.5焊接工作检查
(1) 焊接工艺评定结果确认;
(2) 焊接材料确认;
(3) 焊工资格证确认及焊接材料现场保管、发放条件检查;
(4) 现场跟踪检查焊接工艺规程执行情况;
(5) 焊接修补记录及过程检查。
2.6 设备裙座、人孔、接管等零部件制造工作检查
(1) 对设备裙座、人孔、接管等零部件制造过程进行现场监督;
(2) 对组装几何尺寸检查记录确认;
(3) 对组焊检查记录确认。
(4) 密封和连接件之间的硬度检查,包括每对法兰和金属密封垫组件、每套主受力螺栓螺母组件。
2.7 无损检测
(1) 无损检测人员资格确认;
(2) 确认无损检测仪器设备、试块、探伤标准;
(3) 无损检测项目、内容、范围、合格级别审查;
(4) 各项无损检测报告审查。
2.8 焊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
(1) 焊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工艺审查;
(2) 焊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检查。
2.9焊后整体热处理
(1) 焊后整体热处理工艺审查;
(2) 保温设施、测温系统及整体热处理升降温曲线检查;
(3) 硬度检测检查。
2.10热处理试板、焊接试板检验与评定结果确认
2.11压力试验和气密性试验
(1) 压力试验过程检查及压力试验报告审查;
(2) 气密性试验过程检查及气密试验报告审查。
2.12设备运输包装检查
(1) 设备内表面清理过程检查;
(2) 油漆、包装运输检查。
2.13制造厂及安装单位产品质量证明书和交工验收资料审查
3.监造方式
3.1设备监造方式分为停工待检点(H点)、现场见证点(W点)、文件见证点(R点)三种。
(1)停工待检点必须有业主代表和监造方参加,现场见证并签证后,才能转入下道工序。
(2)现场见证点应有监造方在场。
(3)文件见证点由监造方查阅制造及安装单位的检验、试验记录。
以上方式和国际惯例一致。停工待检点(H点),现场见证点(W点)、文件见证点(R点)在监造大纲中由业主、监造方和制造或安装单位三方商定。
3.2 制造单位及安装单位应向业主和监造方提供生产进度计划及质量检验计划。在预定见证日期以前(H点10天,W点7天)通知业主和监造方。
3.3 监造方收到质量见证通知后,应及时到现场参加现场见证。H点未经监造方现场见证,制造或安装单位不得自行转入下道工序,应与监造方联系商定更改见证日期。
3.4 如制造或安装单位未按规定提前通知监造方,致使监造方不能如期参加现场见证,监造方有权要求重新见证。
4.1工作要求
(1)监造人员应熟悉监造设备的标准和技术条件,吃透实质性的问题。
(2)监造人员要尤其注意需方提出的高于标准的一些要求,督促制造厂和安装单位满足这些要求,真正体现第三方监造的必要性。
(3)监造人员要主动与设计、制造厂和安装单位有关部门的沟通,主要指销售部门、设计部门、工艺部门、检验部门和质管部门等。
(4)监造人员应把一半以上的时间放在现场的巡检上,随时注意生产动向,随时注意有没有发生工艺偏离的现象。
4.2 监造记录和报告
(1)监造日志:所有监造人员,根据每日所进行的监造项目,认真、准确及时地填写监造日志。监造日志的内容包括:巡检内容、巡检情况、检查项目、所发现的问题、问题的处理、监造设备的生产进度等。
(2)监造周报:每周向委托方提供监造周报。其内容包括:本周制造安装进度、监造内容、发现的问题及处理结果等。
(3)监造放行单:监造产品的硬件完工并为监造人员确认合格后,开出放行单,制造厂方可以发运,委托方凭监造方出具的放行单在交货地点接受货物。
4.3汇报制度
(1)每周由检验协调员向委托方书面汇报一次,要求在每周一的下午五点以前。
(2)汇报用电子邮件方式,在无条件的时候或重大问题可以用传真。对于访问点检验项目,应在访问结束24小时内出具监造报告,用传真或电子邮件方式。
(3)汇报内容:进度情况(含与计划的偏离)、质量和检验结果、需要需方或设计单位表态的问题。
(4)汇报力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晰,重要的以数据说话,写明合格值和实测值、要求值和实际值,发现的问题和如何处理等。
4.4质量问题的处理
(1)制造质量问题的处理权限原则上是检验协调员,重要问题由总监处理。
(2)对于一般质量问题,现场监造人员以书面形式通知,并督促制造厂和安装单位处理。对于比较重大的质量问题必须用“联络签”的书面形式通知制造厂和安装单位,而且必须要制造厂和安装单位作出处理意见的回签。
(3)对于比较重大的质量问题,必须及时向总监汇报,详细说明质量问题与标准或委托方要求的偏离,厂方和安装单位大致的处理意见,监造本人的看法和意见,由总监与业主协商作出决定。
5.1 监造工作开始前,制造单位和安装单位需提供监造方查阅的技术资料、图纸、标准和试验记录,制造单位和安装单位提供现场见证格式,商定相互联系办法及定期会议制度。
5.2 监造单位应根据监造大纲按照设备进度安排不同的专业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监督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处理结果,以监造周报方式定期向业主报告。
5.3 监造方在制造过程中发现质量问题时,应立即与制造单位和安装单位质检部门联系解决,重大问题应立即向业主报告。如与制造和安装单位意见不一致时,首先应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主动协商的精神和制造单位商讨,争取达成共识,如多次商讨意见仍不能统一时应报告业主,由业主请有关主管部门协助解决或仲裁处理。
5.4 监造方有责任对制造单位和安装单位提供的技术资料、图纸给予保密。
6.1 制造单位和安装单位应向监造方提供下列文件、资料
6.1.1制造和安装单位提供资料
(1) 制造安装工艺组织设计、技术方案和进度计划;
(2) 技术变更资料;
(3) 主要受压元件使用材料质保书及复验报告;
(4) 焊接材料质量证明书及复验报告;
(5)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6) 几何尺寸检查记录;
(7) 组装尺寸检查记录;
(8) 人孔、接管与筒体组焊检查记录表;
(9) 裙座与筒体组焊检查记录表;
(10) 各项无损检测报告;
(11) 焊缝返修记录;
(12) 焊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记录
(13) 焊后整体热处理记录温度曲线和记录;
(14) 产品焊接试板试验报告;
(15) 成形试板试验报告
(16) 压力试验试验报告;
(17) 气密性试验报告
6.1.2下列资料供审阅:
(1)压力容器产品质量管理手册;
(2)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
(3)压力容器安装许可证;
(4)从事焊接持证焊工名单及证书;
(5)从事检验人员名单及证书;
(6)从事无损检测人员名单及证书。
6.2 监造方应根据制造、安装进度定期提出文件见证件。
6.3 监造方在监造工作前应编制监造实施细则并提交业主,在监造工作结束后,应出具《设备制造监造报告书》,一式三份,业主、监造方和制造(安装)单位各持一份。
7.1 业主应为监造方提供如下协助:
(1) 免费提供与本工程有关的技术资料;
(2) 授权一名熟悉本工程情况,能迅速作出决定的常驻代表,负责与监造单位联系
(3) 提供与本工程有关的协作单位、配合单位名录;
(4) 提供监造人员工作、食宿、交通、通讯等便利条件,费用自理;
7.2 未尽事宜,应由双方协商解决。
监造检验计划表
序号 | 检验项目 | 检验点(R) | 见证点(W) | 停止点(H) |
一 | 设计讨论 | R |
| H |
二 | 制造安装工艺审查 |
|
| H |
三 | 材料检验 |
|
|
|
| 1.钢板、锻件材质证明书及复验报告—化学成份、机械性能、金相、无损检测报告 |
|
| H |
| 2.焊材质量证明书及复验报告 | R |
|
|
四 | 成形和制造公差等尺寸检验 |
|
| H |
五 | 焊接检验 |
|
|
|
| 1.焊接工艺评定 | R |
|
|
| 2.焊前预热及焊后热处理 |
| W |
|
| 3.无损检测及化学成份检验 | R | W |
|
| 4.外观检查(错边量、棱角度) | R | W |
|
| 5.焊缝返修检查 |
| W |
|
六 | 产品焊接试板 |
|
|
|
| 1.试板数量及受热史 | R | W |
|
| 2.化学成份、力学性能试验报告 | R |
|
|
七 | 热处理过程检验 |
|
|
|
| 1.热处理工艺 | R |
|
|
| 2.热处理过程曲线 | R | W |
|
| 3.热电偶布置检查 |
| W |
|
八 | 最终热处理PWHT |
|
|
|
| 1. 最终热处理前的总体检查 |
|
| H |
| 2.PWHT曲线及热电偶布置情况检查 | R | W |
|
| 3.硬度、超声波、磁粉报告 | R | W |
|
九 | 密封面及八角垫检查 |
|
|
|
| 1.尺寸检验 | R | W |
|
| 2.光洁度、硬度检测 | R | W |
|
| 3.无损检测 | R | W |
|
十 | 螺栓、螺母 |
|
|
|
| 1.热处理及硬度检验 | R |
|
|
| 2.尺寸、化学成份、力学性能报告 | R |
|
|
| 3.磁粉探伤报告 | R |
|
|
十一 | 内件预组装 |
| W |
|
十二 | 水压试验 |
|
|
|
| 1.升压曲线、试验过程 | R |
| H |
| 2.水温及氯离子含量、外观检测 | R | W |
|
| 3.超声波、磁粉检测报告 | R | W |
|
十三 | 出厂及竣工验收 |
|
|
|
| 出厂及竣工资料、备品、备件 |
|
| H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