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家庭教育文章

http://youyan7224480.blog.163.com/

 
 
 

日志

 
 

【转载】自我认识的三个维度  

2013-02-02 15:37:01|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人能够认识自己,这是人类的本性所在;人需要把握自己,这使得生命获得真实的价值;只有当人超越自己的时候才真正实现了人的使命。是的,如果说哲学家在论证自我认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方面显得轻松自如的话,那么哲学家在告诉人类如何获得正确的自我认识方面却显得困难重重。把握自我认识的三个维度不能不说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1)走出自己

     正如前述,在人我关系中,我为一,人为多,故我处于人我交往的轴心位置。因此,能否正确地认识自我,对于建立健康和谐的人我关系具有某种前提性的意义。

     人能够认识自己,这是人类的本性所在,人需要把握自己,这使得生命获得真实的价值;而人只有当他超越自己的时候,才真正实现了人的使命。超越自己,与其说是每一次的自我克制、自我战胜,不如说是掌握了科学的自我意识方法。

     首先,在自我解剖中认识自己。任何人在现实世界的关系中都具有两重性,即在自我认识中,作为认识主体的我同时又是认识客体。因此,获得科学的自我意识方法,需要敢于客观地解剖自己。

     客观地解剖自己,要对作为特定个体的非选择性和可选择性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在大千世界中,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绝对相同的两个人,而所有差异的绝对性都无外乎两个方面,即人的先在规定性——非选择性和后天可变性——可选择性。

     人生的非选择性至少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人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即一个人出生在什么时代,什么社会,什么家庭,这不是由个人选择的。二是在某种意义上,人是自然生物遗传的结果。即一个人的身体素质、身材、长相等与其生物遗传有极大的关系。虽然这不是绝对的关系,但却也先在地在某种意义上规定了一个人自我实现及其程度、方式的基本条件。三是人还可能承受各种意外。如果前两个方面是一种必然性的话,这个方面表明人还可能受到偶然性的制约。正因为是偶然,人难以预料和把握,则也成为特定的“先在”规定性。

     然而,人并不是先在规定性的奴隶,这是因为人是自主的能动体,这种特性使得人不会简单地受制于自然和社会,即人有能力决定自己在一定的“先天”条件下干什么,不干什么或怎样干,并力图改变先天不足,以实现自己的理想。作为人生主体,关键的是要正视自己的“先天”,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主性、能动性,去选择最有价值的人生道路,创造最好的人生。如果忽略“先天条件”,则可能由于盲目性而事倍功半;如果过分强调先天的劣势,放弃争取和努力,则可能躺在自我幸运的温床上做梦,失去许多本来可以争取的人生发展的机会。

     其次,客观地解剖自己,要走出自卑、自欺的误区。由于人的认识关系中的双重性,使得自我认识常常蒙上一层虚假的面纱。客观地解剖自己,则要揭开这层面纱,否则就不能进行彻底地解剖。在自我意识中,自卑的误区往往来自几方面:一是先天条件的直观缺陷,比如家庭的社会地位低,个人的素质缺陷等;二是在力图改变现状的努力中达不到理想的状态而对自己的素质、能力等产生怀疑;三是在与他人的比较中失去恰当的参照系数和发生比较方法的错位所致。

     在自我意识中,还可能有另一个误区,即自欺。自欺有几种情形:一是驱除,即当自我处在紧张、痛苦和不安的情景下,力图把这种起初的存在从意识中排除出去,从而忘掉使其痛苦、不安的原因来解脱自己。二是投射,即把自己的欲望和情感投向外部,转移到别人身上,从而心安理得地放纵自我。例如,自己的嫉妒心重,却将此投到他人身上,认为大家都不过如此。三是合理化,即为自己不合理的欲望和行为寻找合理的依据。本来大学生应该努力学习、掌握知识,自己没有做到却可以“合理”地认为,社会现实是“有知识不如有关系”,因此不努力学习是合理的。显然,当人在自欺的状态下确立自我意识,其结果必然是不真实的,这种自我解剖是不彻底的,甚至是有害的。

     最后,客观地解剖自己,要树立自尊与自信。自尊和自信是一个人对自己概括化的肯定态度和体验。这种自我肯定是一种整体意义上、发展意义上的,而不是片面的、直观的、静止意义上的孤芳自赏和自我满足。自尊自信是客观地进行自我解剖的重要心理前提,缺乏自尊自信,人不敢正视真实的自我,则不可能获得彻底的自我解剖。同时,自负实际上是对自我的无知,会使自我陷入更大的被动和盲目性。曾有心理学家给自卑者这样的忠告:地球不会因为你的自卑而停止转动,却会因为你的自信而转动得更好。在自我解剖中认识自己,是科学的自我意识方法不可缺少的第一步。

     (2) 走进他人

     在理念的世界里,也许可以有“我思故我在”的境界,但在尘世生活中,没有人会不承认:整个世界并不是由一个自我构成的,而有一个比“自我”多得多的其他存在。难怪在中国古代先哲看来,世界上存在着两个人:一曰己,一曰人。其实,“走出自我”的另一面便是“走进他人”,因此,这是自我认识的第二个维度。

     走进他人,并不意味着丧失个性。诚然,具有不同个性的个体存在,是真实世界的基础,人生中也不可能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自我,正如“世界上找不到两片相同的树叶”(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语),每一个自我都由于其独特的个性而在与别人的相互区别中存在,以自己的个性影响着他人和社会,从而体现其人生的独特价值。但是,承认具有个性差异个体的存在,并不意味着自我的个性是绝对独特的,自我是孤立的。相反,离开了“非我”的存在,“自我”也是虚幻的。在这个意义上,“非我”是对“自我”的限定,也是对“自我”的界定。于是,“走进他人”,就是换一个角度深入“自我”,中国哲学对此的读解不仅具有“先觉”的意义并将自己的哲学及其社会理想建立在人己相关的基础上,而且历代先哲都以“人己合一”乃至“先人后己”教诲于世人。把人己相关性作为自我认识与发展的前提,这种思维方式与传统对现代人过度强调以自我为半径和尺度去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无疑更符合真实生活的本质与逻辑。所以,“走进他人”才能更清晰地认识自我,才能更全面地完善个性。

     走进他人,要掌握两个武器:欣赏与批判。人在社会中生存与发展,需要与自我以外的世界发生关系,似乎是人之社会化过程中,不教自会的道理,因为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实。而在人生发展的青年期阶段,它不仅是一种存在,更是青年一种迫切的需要和期待。为什么年轻人喜欢但丁的这句格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其实,它折射了青年需要他人的理解、接受,却又不能满足的矛盾。解开矛盾,就是要解决如何才能“走进他人”的问题。一方面,“欣赏”是走进他人的心门钥匙。欣赏别人就是看到别人的长处、优点,以善意去挖掘别人的可爱之处。这个过程,就是自我与非我产生心理接近的过程;就是将“走进他人”从一种可能性变成现实性的过程;也是自我欲求与非我接受相结合、统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防范和克服的不良心态就是妒嫉。嫉妒心是一种不良的心理意识和情感,是一种对待他人的成就、名望、优点或优越地位等不友好的甚至是敌视的情感。它以虚荣为基础,表现为浮躁和扭曲的功名追求。17世纪英国哲学家曾深刻地揭示道:“无德之人常嫉他人之有德。”其实,嫉妒心越重的人,越表明他的自卑和无能。“心底无私天地宽”,这不仅是一种道德境界,也是人生的一种自信。如果在认识他人中发现自己的不足而嫉妒别人,这是对自己最愚蠢的捉弄,因为,别人并不会因为你的嫉妒而失去其光彩,而你却因为嫉妒而失去了人格、尊严,扭曲了自己。另一方面,“批判”是走进他人的深刻体验。所谓批判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指责、更不是恶意的挖苦和打击,而是在欣赏别人的同时,发现生长的新契机。所以,“批判”是自我与非我共同成长的过程;是接纳与超越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提醒的是:切忌简单模仿。因为,如哲人所云:山有山的缄默;海有海的胸怀;冰川从未有过太阳的赤诚;流水永远缺乏磐石的坚定——它们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灵魂。

     (3)走向社会

     社会是什么?如果你问哲学家,他的答案也许是: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如果你问生活中的“自我”,也许是一串无法穷尽的答案。无论我们是否理解哲学家的抽象与深刻,无论生活中自我给出多少个答案,社会是每个自我都无法全部拥有,也无法完全摆脱的家园,它与历史时代、民族国家、政治经济、制度文化等有着直接间接、有形无形的联系,是每个自我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和载体。因此,它是自我认识的第三个维度。

     其一,要在认识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寻找自我的位置。这其中有两个关键点:一是社会处在不断发展过程,因而对社会的认识要在过程中去把握,不能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否则对自我的认识则可能产生错位——自恃清高,怀才不遇,而实际上却是没有在已经变化、发展了的社会中找到自我的位置。二是主动地寻找自我的位置。其实,每个人无论其自觉与否,都必然存在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但是具有自觉意识的人,则掌握了自我调节的主动性,使自我与社会的联系总是处于积极的状态,从而获得自我发展的基本优势。反之,被动从众,随波逐流,则可能在迅速变化的社会中失去自我而陷入迷惘。

     其二,要在认识社会发展的主流中调整充实自己。社会作为一种实存状态,固然是丰富多彩的,然而个人要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中正确地认识自我,则必须要把握住社会发展的主旋律,而不断调整、充实和塑造自己,使自我意识处于良性循环之中,否则可能陷入恶性运作,极端的情形则是对自我和社会的双重否定。

     其三,在社会之纬中认识自我,必须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去辨析自我与社会。这既是具体方法的抽象,更是科学自我意识方法之根本。从自我解剖到与他人比较,直到在社会中把握自我,无不是这一科学方法论的具体化。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是对马克思主义最大的歪曲。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自己、了解他人、把握社会科学的有力武器。

     正如辩证法所揭示的那样,除了变化本身,这个世界一切都是变化的,难怪“人不能两次跨进同一条河流”。用古希腊先哲赫拉克利特留下的这句久负盛名之言形容现代社会,不能不说更深刻。为此,正确的自我认识必须在不断认识社会的本质中认识自己。现实的人不可能孤立于社会,有价值的人生必然在社会关系中体现,忘记这一点,人的自我意识就会走向歧途。

  评论这张
 
阅读(390)|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