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家庭教育文章

http://youyan7224480.blog.163.com/

 
 
 

日志

 
 

【转载】知人与自知的困难与可能  

2013-02-02 15:37:53|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当我们将人与我锁定在人我对称的意蕴里时,自知与知人就成为人我道德伦理关系的必要前提,即人们常说的认识自己与认识他人。

     首先,自知与知人是困难的。在古希腊的神话中,记载着一个关于人类认识自己的故事:一个名叫斯芬克斯的狮身人面的女妖,坐在忒拜城附近的悬崖上,向过路的人进出一个谜语:“什么东西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晚上用三条腿走路?”路人猜不中者就会被她吃掉,无数人因此而丧生。最后流浪到此的俄狄浦斯破了谜,指出谜底就是人。斯芬克斯因羞愧投崖而死。这个以人为谜底的谜语,就是被认为天下最难解的斯芬克斯之谜。尔后,这个谜被凝聚成“认识你自己”———成为镌刻在德尔斐神庙中的古老箴言。的确,这个神话给人类提出的问题和启示是极为深刻而永恒的。柏拉图更直接地发挥,让我们知道许多外部世界的知识,但我们却最难认识自己。当然这个“自己”既包括“我”,也包括“人”。“人”是什么?“我”是谁?千百年来几乎所有的思想家们都在不停地探究,对于探究者来说,这个答案忽明忽隐,正如奥古斯丁在回答时间是什么时说的:假如没人问我,我知道时间是什么。假如有人追问起我来,我却不知道时间是什么。难怪奥古斯丁在《忏悔录》中曾这样喟叹:“我的天主,我究竟是什么?我的本性究竟是什么样的?生命真是变化多端,形形色色,浩无涯际……”在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历程中,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经历一个从对人的本体性认识到价值性认识的过程,都探索过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有学者指出,在近四百多年的现代化进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人不见了”,于是人类一直不懈地进行“找人”运动。

     在西方,突破中世纪神学的禁锢,通过文艺复兴运动,找到了“感性的个人”;突破农业经济的籓篱,经过工业革命的洗礼,找到了“经济人”;突破大机器时代的局限,经过科技的迅速发展,找到了“单面相的人”。虽然每一次找人,都向丰富的深刻性之向度推进一步,但仍未找到真正的人。于是,教育逐渐成为传授知识学问、训练培养专精技术的场所,充其量是培养失去生命温度且未受过教育的专家。显然教育作为成人化的过程,其本质被淹没了。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被普遍地看作是关系的产物,伦理关系是人的本质特征之体现,故人的道德性具有至上的意义,所以先秦儒学直接把教育目标等同于德育目标。在这种传统下,人生观一直是伦理学的研究对象,道德教育就是教人确立正确的关于人生目的、态度、价值、理想等人生观念,使人成为善人、好人。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生教育是融于道德教育之中,而且就是道德教育,道德性是人生首要的、本质的、高尚的特性。显然,这种传统,一方面深刻揭示了人性之本质特征,另一方面,当把道德看作是与人相对应的关系,并高于人的时候,亦把人降为道德的工具。

     认识自我之所以困难,是因为与人认识客观的物质世界不同,人对自己、对他人的认识,都是以“能动的主体”为对象的。正因为认识对象是“能动的主体”,使认识的确定性、权威性无疑容易遭遇打击。这具体表现为:其一,每一个“人”或“我”都存在于一个复杂而多维的世界。人我既是生物的,又是社会的,生物意义的“自我”有不同的遗传基因和变异。对于自我来说,它具有一定的不可改变性,不以自我为意志地、作为其存在的前提;社会意义上的自我是时代的,制度的,文化的,发展等的产物。人我既是内在的,又是外在的。其内在性在于每一个人我具有相对独立的不可替代性;其外在性在于人我总与一定时代、民族、文化相联系,故有抹不去的历史共鸣。其二,每一个人我都有判断的主观性,即受别人的情感、情绪、理性与非理性的干扰。俗话说“情人眼里出西施”,就典型地表达了人在判断事物中的主观性作用。以我们个人的日常生活的经验,亦不乏同样的指征。对于“我是谁”的回答,当人处在不同心境的时候,答案是不同的,甚至是对立的。在人我的自我认识与相互认识中,常常是将现实的、理想的、可能的、希望的、偏见的、幻想的等交织在一起的。也许因为如此,佛家才会将“我是谁”的问题看作是无常的,法国哲学家狄德罗断言:“说人是一种力量与软弱,光明与黑暗,渺小与伟大的复合物,这并不是责难人而是为人下定义。”人我正是这样一种复杂的复合物。 

     其次,自知与知人是可能的。基于人我的内涵分析,我们知道,人我是具有差异性的相同的族类,如前所述,这种“差异性”给人类的自知与知人带来极大的困难。但人我又是“相同的族类”,这种“相同性”又使人类的自知与知人成为可能。那么,“相同的族类”同在何处?

     一是人性的自然本能与社会本能的统一性使人类整体地、从根本上区别于动物性。恩格斯指出:“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摆脱得多些或少些,在于兽性和人性的程度上的差异。”正是人类在改造外部自然的同时改造了自身的自然,人类通过生产实践、生活实践的活动使自身自然的本性越来越人性化。有学者指出,人性包含三种属性,即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思维属性。换言之,这三种属性既是人我共有的属性,也是人我相通的基础。正如马克思所说:“人起初是以别人来反映自己的。名叫彼得的人把自己当作人,只是由于他把名叫保罗的人看作是和自己相同的”。

     二是人类作为社会交往的主体,人我在交往关系中是互为主客体的。这种相易性、相互性就使得人我的彼此认识、彼此沟通获得实现的可能。对此,中国古贤有朴素并深刻的认识。在中国传统中,人或我都是人际关系中所显现的中心点,人我是依附某种群体及其关系而存在的。事实上,整个中国传统道德的理想都是建构在人我相关的理想上的,孔孟不仅依此推出其全部的道德原则、规范及其实现的方式、途径,而且提出了“能近取譬,推己及人”的方法论。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将心比心”之人际原则,形象地表达了这种方法论的实践价值。

     因此,自知与知人虽然困难,但却是可能的。

  评论这张
 
阅读(253)|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